杠桿如何用成就你,就可以如何毀滅你——而且以比成就更快的速度。
CVC第一招曰:偷天換日。
本次故事的主角是俏江南。
在俏江南前,CVC投資經理在內地摸過一水兒的餐飲業。起初,MD們摸不清高層的莫測高深,正中總部下懷的項目寥寥無幾。待到負責俏江南和大娘水餃的北京MD匯報后,高層竟然破天荒點頭,他們這才意識到,要找的目標不過是一系列具有中國概念、可融資圈錢的優質抵押物而已。
2012年4月,俏江南計劃轉戰香港上市,公開尋找基石投資人,一時間國際資本蜂擁而至。
彼時,CVC第一顧問梁伯韜、亞太部主管管文浩主動現身于張蘭辦公室,殷殷切切地向這位對國際市場游戲規則一無所知,但口袋裝滿真金白銀的明星企業家描繪了一張宏偉藍圖:希望整合俏江南、非常泰、大娘水餃等中國餐飲巨頭,打造國際化餐飲集團。俏江南當時風頭無兩,根本沒把這家公司放在心上。
2013年6月,俏江南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,CVC聽到風吹草動,忽然單方面在港宣稱,俏江南已經被其收購。
消息來得突然,與俏江南接觸的數十位基石投資者紛紛嗔怪其“一女多嫁”,上市談判不得不中斷于臨門一腳。張蘭何曾遭遇過等閑變故,舉目四顧心茫然,卻發現周遭可托付的,只剩下了CVC一個懷抱。
媒體報道,2013年8月,CVC與俏江南簽下收購協議。若完成收購,CVC將持有俏江南82.7%的股權,剩余的股權張蘭占13.8%,俏江南員工占3.5%。
如今回顧,張蘭大概吃了個啞巴虧。據悉,2013年11月13日,張蘭曾通過律師向CVC終止股份買賣。
圈內人說,CVC本該在簽約后一個月內付款交割。交割前一周,CVC負責俏江南的北京MD一個電話找上張蘭,說按照規矩,“要對俏江南進行反壟斷審查”,付款事宜暫且后。之后一周,CVC從MD到高管各種拒接電話,死活不配合付款。
張蘭為此大為光火,一紙律師信直接單方面解除8月收購協議。
問題大概出在收購資金上。CVC行走江湖,從來是靠別人口袋里的錢以小搏大,那些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美金的巨款,也統統不過是從某些銀行團、財團借來的本金。它本以為10月前怎么都能抱上資方大腿,誰知人算不如天算,杠桿資金始終下不來。
直到11月,美銀美林才勉強批給它一個1億多美元的授信。
CVC和銀行談判正在關鍵節點,不得不對俏江南使了個“拖”字訣,待到授信下來,它馬上放低身價求張蘭回心轉意。想來CVC北京MD實在巧舌如簧,張蘭居然再次被說服,同意繼續收購。
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,CVC利用空殼公司做橋,準備收購俏江南82.7%的股權,剩余股權張蘭持有13.8%,員工持有3.5%。
但張蘭不知道的是,私底下CVC為這次收購設立了一套極其隱蔽的三層架構,用兩家空殼公司套走了張蘭手上剩余13.8%的股權。
CVC給張蘭配售的是第二層空殼公司的13.8%的股權,卻瞞著張蘭將第三層空殼公司的全部股權抵押給銀行。如此一來,張蘭手上還剩的13.8%股權,實際已易主他人。
2015年,餐飲業普遍收益下滑,CVC借機故技重施,以拖欠債務為由向香港保華抵掉俏江南。直到這時,張蘭才后知后覺地發現,原來手上僅剩的股份早已分文不值。而對手付出的,只有在基金中的1400萬美元的投資款,以及丟給銀行團一堆債務。
這一場,CVC贏了。
CVC第二招:借尸還魂。
這次的主角是大娘水餃。
被CVC看上的白富美餃子店,全國擁有450多家連鎖店,2013年總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。2013年12月,大娘水餃與CVC在香港進行交割,CVC掌握大娘水餃90%的股權,吳國強成為大娘水餃主要的個人股東,持有10%的股份。
三年未滿,CVC離場消息不斷。有傳聞稱,去年12月CVC先后找過五大投行,委托它們賣掉大娘水餃。
今年1月,大娘水餃創始人吳國強一封聲淚俱下的控訴信,揭開了背后的鮮血淋漓?!癈EO幾度換人仍管理不善,董事長韓敬崇年會時叫20余保安將原創始人拒之門外,公司業績兩年內下滑兩成以上,門店兩年僅增40間,產品加價不加量……”,信內列舉的每一個問題,都與當初CVC許下的承諾相距甚遠。
信中被點名的彪悍董事長韓敬崇,除了是CVC亞太部門合伙人之外,還曾是2010年至2015年時段珠海中富的董事。
韓敬崇對創始人態度如此威武,也許是因為他從來膽大。
2015年9月,珠海中富大股東、CVC傀儡公司亞洲瓶業,背著貸款人將股份轉讓給接盤俠捷安德公司,從而順利讓CVC脫手這件嚴重違規事件,被監管部門深交所公開譴責。
被監管部門譴責的管理層名單第三位,就是這位韓仁兄。這枚做過違規操作的棋子,如今又順順當當地被安插在大娘水餃里。
盡管控訴信事件后,CVC換了CEO息事寧人,但霸道的韓仁兄依然屹立董事長位置不倒。真不曉得未來還能搞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幺蛾子。
這一場暫無勝負,但CVC早已謀局。
所以,當野蠻人CVC來敲門,請小心了。
當它和你討論收購時,你要明白,它并不在乎你,抑或你的公司,它只關心錢。
它的獵物只有一類:現金流充足的消費類企業。目標須大鳴大放一帆風順許久,然后一場突然襲來的危機,讓領導層危如累卵。這樣,它方能及時雨般出現在備受煎熬的CEO面前,奉上一套縝密的解決方案。
即便過程中CEO懷疑他被誘導了,即便他確信這幫資本老千的唯一目的不過是利用他的窘境來致富,層出不窮的套路還是會推搡著他,與魔鬼簽下賣身契。
至于魔鬼的債是如何巧妙地被壓到原公司賬上,CEO或高管的分紅股權又是如何到了收購者手里,那都是要等到他們被各種繁文縟節的法律文書套牢后,才需要恍然大悟的東西。
備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、版權歸屬作者,如有侵權,告知后立即刪除。文中觀點不代表發布方,僅供參考。
聯系人:陳女士025-52733586
請輸